《常世与守护神木》:东瀛秘境中的哈迪斯式冒险咏叹

《常世与守护神木》是一款深受《哈迪斯》启发的日式 Roguelite 游戏,以双剑切换战斗、和风美学和动态村庄叙事为特色,带来充满策略与意境的全新冒险体验。

2025年6月12日午前,夏日游戏节的展台流光溢彩。当《常世与守护神木》(Towa and the Guardians of the Sacred Tree)的预告片在屏幕上亮起时,我仿佛看见了一幅会呼吸的浮世绘——墨色浸染的山川、绽放着幽光的神木、衣袂翩跹的半人锦鲤……这是一场从第一眼就令人屏息的视觉盛宴,更是一场深得《哈迪斯》神髓,却又自成一格的日式罗格列特之旅。

幽玄之境:神话编织的游戏诗篇

《常世》构筑的舞台并非希腊冥界,而是一个从日本神话深处生长出来的秘境。在这里,人类与精怪共存,传说与现实交错。玩家所扮演的,正是其中一位“守护者”——一位流淌着人类与锦鲤血脉的英雄。若是熟悉《古事记》或《日本灵异记》的玩家,定会在诸多角色与敌人设计中捕捉到无数令人会心一笑的典故。但即便对东方神话一无所知,也丝毫不妨碍你被这个世界细腻的笔触与流动的意境所打动。

游戏中的村庄“新树之里”不仅是冒险的起点,更是整个叙事的心脏。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冒险更迭,村庄会随着四季流转而变化,居民的故事也会如樱花般次第展开、凋零又重生。这种将“时间流逝”与“家园成长”深度融合的设计,让每一次失败归返都成为新的期待——因为你知道,这片土地与人们正与你一同呼吸、共同成长。

双刃轮回:战斗系统的巧思与禅意

诚然,《常世》的整体框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《哈迪斯》:同样的房间清敌、同样的奖励选择、同样的“失败-强化-再挑战”循环。但你只需亲手执起手柄五分钟,便会明白它绝非简单的模仿者。

最令人拍案叫绝的,是其“双剑交替”机制。每一位守护者皆配备两把武器,而你必须持续在二者间切换作战——只因每把剑都会随着使用逐渐磨损,直至钝刃难开。这一设计迫使玩家走出舒适区,在凌厉连击与瞬换武器的节奏中寻找平衡。它像一场武士的禅修:不能偏执一器、不可沉迷一念,唯有在动静流转之间方能悟得真谛。

而升级系统更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策略深度。大量强化效果专属于特定武器,这意味着你可能打造出一把寒冰附魔的太刀,同时另一把却仍是未经雕琢的白板。如何平衡双剑成长、如何在随机赐福中构建战斗风格,将成为每一次冒险的核心课题。

更不必说那位始终相伴的守护者同伴——他们或许不会主动冲杀,却会在关键时刻以冷却技能助你破局。有时是一阵治愈的春风,有时是一道破魔的雷霆,总在绝境中带来一丝生机。

常世之梦:为何我们需要另一款“类哈迪斯”游戏?

在体验预览版的三十分钟内,我经历了七次失败,却也解锁了四段村庄往事、为三位守护者赋予了新的能力。每一次推开通往神木的沉重木门,我看到的都是略有不同的风景:上一次满是妖火萤笼的路径,这一次或许化作了紫藤盛开的幽谷;上一次险些将我吞噬的精英怪,这一次竟被新获得的“水月斩”一剑封喉。

这种“在重复中生长”的体验,正是《哈迪斯》留给游戏界的宝贵遗产,而《常世》显然深谙其道。它没有止步于复制成功,而是将东方美学的“幽玄”与“无常”注入其中——双剑的磨损与更替,何尝不是对“诸行无常”的隐喻?村庄的枯荣与轮回,又何尝不是“一期一会”的写意?

预览结束前,我最后一次凝视标题画面:月光下的神木飘落着绯叶,戴斗笠的守护者静立于屋檐之上——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这款游戏最迷人的或许并非战斗或叙事,而是它将一种文化骨血里的哲学思考,化为了可触碰的游戏语言。

《常世与守护神木》预计于2026年正式发售。它或许不会颠覆罗格列特的规则,但一定会以独一无二的和风美学与机制巧思,在这个类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而我们,又何曾拒绝过另一场值得反复沉醉、每一次都如初见般动人的梦幻轮回呢?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