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《Omicron Protocol:在尖叫的代码与无法之地,夺回你的城市》​​ ​​撰文:贾科·富里诺​​ 曾经,你站在圣拉扎罗的霓虹灯下,向每一个朋友骄傲地描述这座城市的脉搏——控制论革命的前沿、科技与人性交织的乌托邦。

《Omicron Protocol》是一款末日题材的战术模型游戏,玩家需带领派系在科技僵尸横行的城市中生存,其独特的“骰子购买”战斗系统带来丰富的策略选择。

但如今,你只希望自己从未如此接近“行动”的中心。一场技术病毒的爆发撕裂了城市的表象,尖叫的网络模因如瘟疫般蔓延,将普通人扭曲成反社会的杀戮机器。街道被帮派割据,法律沦为废墟,而你和你的同伴们握紧武器,在废墟间寻找一线生机。这就是《Omicron Protocol》的世界——一部由Dead Alive Games打造的微缩模型冲突游戏,它不仅是一场游戏,更是一次关于生存、选择与人性的残酷试炼。


​末日沙盘:当病毒成为新的“规则”​

《Omicron Protocol》的核心是一场1-4人的微缩战争,但它的野心远不止于此。玩家需要组建一支与特定派系结盟的角色小队,在充满敌意的城市废墟中执行任务:或许是突围逃生,或许是窃取关键数据,又或是在CyMS(感染技术病毒的“科技僵尸”)的包围下死守阵地。每个场景都是一张动态的考卷,考验的不仅是战术,更是团队协作与资源管理的极限。 游戏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其行动点分配系统。每个角色在回合内共享有限的行动点,奔跑、搜寻物资、急救、近战或远程攻击——每一步选择都关乎存亡。但真正让《Omicron Protocol》脱颖而出的,是它革新性的战斗机制。


​战斗的艺术:当骰子成为“策略拍卖会”​

攻击不再是简单的掷骰比大小。当你的角色发动攻击时,掷出的骰子数量取决于攻击值,但成功命中后,这些骰子并未被消耗,而是成为了一种“战略货币”。你可以用它们“购买”角色卡上的伤害值,但每次攻击只能购买一次伤害。剩余的骰子何去何从?是转化为额外效果(如击退、破甲),还是储存为“幸运代币”用于后续的绝地反击? 这一设计将每次交火变成一场微缩的决策游戏。比如,当你的狙击手命中敌人后,是选择直接造成高额伤害,还是保留骰子为队友创造掩护机会?这种“游戏中的游戏”让战斗充满变数,既考验运气,更考验对战场节奏的掌控。正如我在试玩中一次次惊叹:“从未有游戏将攻击转化为如此优雅的策略博弈!”


​开箱即战:核心盒中的末日世界​

核心盒堪称诚意之作:12个精细的派系微缩模型(分为“维和者”与“生存主义者”两大阵营),24个造型各异的CyMS模型(从朋克摇滚手到手提名牌包的女性,细节里藏着一个崩溃社会的讽刺),双面六角格地图、地形模块、骰子与标记物一应俱全。更令人惊喜的是四本规则书——快速入门指南降低门槛,规则参考书深度解析机制,场景指南提供丰富剧情,而单人/合作规则册则让玩家在孤独末日中也能找到盟友。


​派系深度:秩序与混沌的对立哲学​

​维和者​​代表残存的秩序。他们曾是为城市服务的警察、军人或特工,如今以远程火力与团队协同为生存资本。其特殊能力“枪法”为全队提供远程攻击加成,而“小队战术”则让靠近盟友的角色获得免费移动机会。终极技能“火线”更堪称战术盛宴:六格内的友军可接连发动远程齐射,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处刑舞。维和者适合喜欢稳扎稳打的玩家,他们的每一步都透着“以秩序对抗混沌”的信念。 ​​生存主义者​​则是混乱中的野性之火。这群由幸存者、黑客与佣兵组成的乌合之众,擅长利用环境与随机应变。他们的技能围绕资源掠夺与突发打击展开:比如“ scavenge”能力可在战斗中临时搜刮物资,而“绝地反击”类技能则能在濒死时爆发出惊人力量。如果说维和者是正规军,生存主义者就是街头智慧的化身——他们的强大不在于纪律,而在于在绝境中撕开一条血路的韧性。


​不止于游戏:为何《Omicron Protocol》值得体验?​

在PAX Unplugged的试玩中,我目睹了玩家们为一次骰子分配争得面红耳赤,也为一名角色用幸运代币逆转战局而欢呼。《Omicron Protocol》的深度不仅来自机制,更来自它对末日人性的刻画:CyMS曾是普通人,帮派各有诉求,而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成为新的暴君,还是重建希望的种子。 如今游戏正式发售,这场属于桌面的大冒险已拉开帷幕。当你推开核心盒的刹那,耳边是否会响起圣拉扎罗的尖叫与电流杂音?你的答案,将在骰子落定前揭晓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