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Supermassive Games再陷裁员风波,科幻恐怖新作《指令8020》被迫延期​​

Supermassive Games宣布裁员36人并推迟科幻恐怖游戏《指令8020》至2026年,以应对行业挑战。

2025年7月22日,英国游戏开发商Supermassive Games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则令人揪心的公告:公司将进行新一轮裁员,同时推迟其备受期待的科幻恐怖游戏《黑相集:指令8020》的发售计划。这一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玩家社区和游戏行业激起层层涟漪,也再次将这家以叙事驱动型恐怖游戏闻名的工作室推至舆论风口。

​从扩张到收缩:Supermassive的过山车式发展轨迹​

回溯Supermassive Games的发展历程,其员工规模的变化堪称行业兴衰的缩影。根据Game Rant获取的官方数据,2020年7月时工作室仅有150余名员工,但随着《黑相集》系列的商业成功,团队在2023年6月迅速扩张至350人以上的历史峰值,三年间规模翻倍有余。这种激增背后是资本对互动叙事游戏赛道的看好——彼时《直到黎明》的成功已验证了Supermassive将B级恐怖片与多线叙事结合的独特配方。

然而好景不长,2024年2月工作室突然宣布裁员约90人,相当于砍掉四分之一团队。官方声明中将原因归结为”宏观行业趋势带来的业务挑战”,这个看似模糊的表述实则暗含多重危机:疫情期间游戏行业的虚假繁荣消退、开发成本飙升、以及Xbox Game Pass等订阅服务对中型恐怖游戏商业模式的冲击。当时就有分析师警告,这种”先扩张后收缩”的操作可能影响项目管线,如今《指令8020》的延期恰恰印证了这一担忧。

​第二轮裁员:36个职位的消失与创作阵痛​

最新公布的36人裁员规模虽不及前次,但结合项目延期来看,其影响可能更为深远。工作室在声明中强调这是”非常艰难的决定”,并解释为适应”充满挑战和不断发展的行业环境”的必要调整。值得注意的是,同期开发的《小小梦魇3》仍维持2025年10月3日的原定档期,这暗示裁员主要集中于《黑相集》开发团队。这种选择性收缩或许反映出版权合作项目(如与万代南梦宫合作的《小小梦魇》系列)比自主IP更具抗风险能力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《指令8020》从2025年10月2日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的决定。六个月以上的延期窗口期在游戏行业通常意味着核心内容的重构,而非简单的优化打磨。结合该作此前将副标题从”黑相集”改为独立命名的动作(原为《黑相集:指令8020》),或许暗示着创作方向的重大调整——可能从系列惯用的当代超自然恐怖转向更硬核的科幻设定,这种转型需要额外的开发周期。

​行业寒冬中的恐怖游戏困局​

Supermassive的困境并非孤例。2025年开年以来,微软已裁减9000个岗位,Embracer集团关闭多家工作室,甚至索尼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放缓了收购步伐。这场持续数年的行业寒冬背后,是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完美风暴:次世代游戏开发成本突破1亿美元门槛、疫情期间的过度招聘、利率上升导致的融资困难,以及玩家消费习惯向服务型游戏的倾斜。

对于专注叙事恐怖游戏的Supermassive而言,挑战尤为严峻。这类作品通常依赖一次性买断制,难以通过微交易或DLC持续创收;其电影化叙事需要高昂的动作捕捉与演出成本,却又难以达到3A大作的销量规模。当经济下行时,投资者自然更青睐《使命召唤》这类”稳妥”项目,而非高风险的中型恐怖游戏。

​《指令8020》:在星空中寻找恐怖新边疆​

尽管面临挑战,《指令8020》仍被寄予厚望。从已公开的设定来看,这部将舞台搬至深空宇宙的作品,可能融合《死亡空间》式的密闭空间恐惧与《黑相集》标志性的多线叙事。预告片中出现的量子物理术语与复古未来主义美术风格,暗示着对克苏鲁式宇宙恐怖的新诠释。延期决定若真为完善游戏质量而非单纯裁员所致,或许能让团队更充分地探索科幻与心理恐怖的结合点。

值得注意的是,Supermassive在公告中特别强调”不影响其他项目”,这或许暗示除《小小梦魇3》外,还有未公开项目在推进中。考虑到其与索尼长期合作的《直到黎明》系列,以及2024年传闻中的PS5独占项目,工作室可能正通过多元化合作分散风险。

​员工与玩家的双重期待​

对于224名(估算)留任员工而言,未来半年将充满挑战。他们需要在精简团队的情况下保证项目质量,同时承受行业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压力。而玩家群体则陷入矛盾——既理解开发者的困境,又担忧延期会影响游戏创意愿景的实现。Reddit上已有粉丝发起”支持Supermassive”的话题,建议通过购买《采石场惊魂》等旧作表达支持。

这场风波也引发了对游戏开发模式的反思。是否应该回归小型敏捷团队?如何平衡创意追求与商业现实?或许Supermassive的案例最终会促使更多工作室探索联合开发、抢先体验等新模式。毕竟在变幻莫测的游戏行业,唯有适应者才能让恐怖之花在星际深处继续绽放。

当《指令8020》最终在2026年升起时,它承载的将不仅是太空舱里的虚构噩梦,更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开发传奇——关于艺术与商业的永恒博弈,以及创作者们在行业寒冬中守护火种的坚韧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