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尼起诉腾讯:《地平线》IP侵权案引爆游戏圈法律大战

《口袋妖怪传奇:ZA》可能新增在线多人模式,任天堂eShop页面意外泄露“链接游戏”菜单信息,引发玩家热议。

2025年7月28日,一则爆炸性新闻在游戏行业掀起轩然大波——索尼互动娱乐正式向加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,指控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Polaris Quest工作室开发的《莫蒂拉姆之光》涉嫌抄袭其招牌IP《地平线》系列。这场涉及全球两大游戏巨头的法律对决,不仅关乎数十亿美元的知识产权价值,更将重新定义游戏行业创意借鉴的法律边界。

一、争议游戏的”镜像式相似”

《莫蒂拉姆之光》自2024年11月公布首支预告片起就陷入舆论漩涡。游戏设定在机械生物横行的后启示录世界,主角是一位红发女性猎人,使用弓箭与被称为”机甲兽”的机械生物作战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游戏包含驯服机械兽的”心智链接”系统,与《地平线》系列的”覆盖指令”机制几乎如出一辙。

索尼在长达87页的起诉书中列举了217处相似点,包括:

  • 女主角拥有与阿洛伊相同的面部特征和战斗姿态
  • 开放世界地图采用相似的生物群落分布
  • 武器轮盘UI设计近乎一致
  • 任务系统采用相同的支线任务标记方式
  • 装备升级界面布局高度雷同

二、诉讼背后的商业博弈

据法庭文件披露,腾讯曾在2023年向索尼提出《地平线》IP授权请求,希望开发中国本土化版本,但遭到拒绝。行业分析师指出,这反映腾讯在3A游戏开发上的战略困境——其《王者荣耀·世界》等原创IP进展缓慢,而《原神》的成功刺激了其对开放世界游戏的渴望。

索尼法务团队特别强调,腾讯在遭拒后18个月内就推出高度相似作品,存在明显恶意。证据包括Polaris Quest团队中至少3名前Guerrilla Games员工参与开发,以及内部邮件显示美术部门曾直接使用《地平线》素材作为参考。

三、法律战的关键争议点

本案核心在于”游戏机制是否受版权保护”这个行业难题。腾讯辩护团队主张:

  1. 后启示录世界观属于公共创作领域
  2. 弓箭作为武器属于通用设计元素
  3. 机械生物概念可追溯至1980年代动漫作品

但索尼引入的专家证人、MIT游戏研究教授艾玛·威廉姆斯指出:”当超过60个独创性元素形成特定组合时,就构成受保护的表达形式。”她开发的”游戏DNA比对系统”显示两部作品相似度达78%,远超行业15%的惯例阈值。

四、行业引发的连锁反应

诉讼消息公布后,腾讯股价单日下跌4.3%,蒸发市值约210亿美元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:

  • 多家中国游戏公司暂停类似项目开发
  • Steam平台已将《莫蒂拉姆之光》转为”暂缓发行”状态
  • 游戏主播集体抵制该作测试版直播
  • 索尼宣布加快《地平线3》开发进度作为市场防御

五、玩家社区的撕裂反应

在Reddit相关话题下,超过12万玩家参与辩论。支持索尼的玩家制作了详细对比视频,获得270万次观看;而部分玩家认为”模仿是游戏的本质”,指出《地平线》本身也借鉴了《怪物猎人》等作品。值得玩味的是,有中国玩家晒出截图显示,腾讯在诉讼前三天悄悄修改了官网角色设计,将女主角发色由红色改为银白。

六、法律先例的阴影

本案让人联想到2024年任天堂诉《幻兽帕鲁》案,但关键区别在于:

  • 帕鲁案涉及生物设计抄袭
  • 本案涉及整套游戏系统的系统性模仿哈佛法学院教授理查德·桑托斯评论:”这可能创造’游戏整体观感侵权’的新判例,其影响将超越游戏行业,波及影视IP改编领域。”

七、全球化下的知识产权困局

事件折射出中美游戏产业的结构性矛盾:中国公司拥有强大资本和本地化能力,但缺乏顶级原创IP;西方厂商需要中国市场,却忌惮知识产权风险。据Niko Partners数据,2024年中国玩家在《地平线》系列消费达3.7亿美元,这个巨大市场正因法律纠纷面临重构。

截至发稿,腾讯已向法院申请将案件移交香港审理,主张游戏主要开发在中国完成。而索尼则获得临时禁令,禁止腾讯在诉讼期间进行任何市场推广。这场”东西方游戏知识产权世纪之战”的后续发展,将持续考验全球数字创意产业的法治化进程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