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舰桥司令》:驶向星辰的剧场,一场科幻迷的终极沉浸梦

一艘真人大小的星际飞船在伦敦被改造成沉浸式剧场,让访客化身宇航员,体验驾驶星舰探索宇宙的冒险。

推开那扇带有扫描仪的金属门时,伴随着标志性的“嗖嗖”声,你便不再是站在伦敦沃克斯豪尔车站的铁路拱门下——你已成为南加州大学哈沃克号的船长,站在星际飞船的通道中,肩负着探索未知宇宙的使命。

这是抛物线剧院的新项目《舰桥司令》(Bridge Command)为我们带来的体验。艺术总监欧文·金斯顿穿着缀有徽章的连身服,既是这场体验的引导者,也是这艘“星舰”的船长。他带领访客穿过金属走廊,指向墙壁上折叠的睡眠铺位、远端亮着红灯的医疗舱与货舱,甚至还包括一间配有虚拟舷窗的浴室——窗外,是不断流动的星空。

“我们连浴室外的景观都做成了太空,”金斯顿笑着说,“曾经还想加装淋浴间,但说到底,我们必须学会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做出取舍。”毕竟,建造这样一艘“真船”已耗资不菲,而真正的无价之宝,是他们所试图传递的——那种让人彻底信服的、沉浸于星际远征的梦想。

《舰桥司令》不同于以往任何形式的沉浸式剧场。它既不是传统戏剧,也不是普通密室逃脱或电子游戏,而是将这些元素糅合进一个等比例建造的飞船内部。用金斯顿的话说:“以前没有人真正这样做过。”——就连一直探索沉浸式表演多年的抛物线剧团,此次也跨入了全新的领域。

自2016年起,抛物线剧院就尝试打破舞台与观众之间的墙,但《舰桥司令》走得更远:它打造的不仅是一个故事场景,更是一个可信的世界。参观者不再只是“观看”剧情,而是以船员身份“加入”任务、操作控制台、应对突发状况、甚至共同决策航线。它是戏剧,是角色扮演,也是一场需要协作解决的太空冒险。

而真正令人动容的,是这座飞船中流露出的“人类温度”。金斯顿特别提到睡眠舱与公共空间的设计——它们暗示了长期任务中舰员的生活感:并肩合作、分享压力、甚至通宵奋战。这种设定模糊了游戏与现实的边界,也唤起了每个人心底对探索、归属与勇气的渴望。

也许,我们并不只是来“玩”一个游戏,而是来体验另一种存在的可能:在浩瀚宇宙中驾驶星舰,与同伴相依前行。这艘停在伦敦陆桥下的飞船,由此成了一座通向无限可能的门户。

正如金斯顿所说:“你能这么快就花掉三百万英镑,但也能这么快就让人相信——他们真的可以驶向星辰。”

《舰桥司令》不仅仅是一个项目,它是一场关于人类未来与想象力的致敬。它提醒我们:伟大的探险,始于一颗敢于梦想的心——和一群敢把梦想做成现实的人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