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历克斯·加兰新片《内战》虚构了一个分崩离析的美国,通过战地记者的视角,展现了首都华盛顿陷入血腥巷战的震撼景象,以此警示社会分裂的可怕后果。
2024年4月,导演亚历克斯·加兰带着他的新作《内战》强势归来。这部A24出品的电影描绘了一个令人窒息的近未来图景:美利坚合众国陷入内战泥潭,曾经象征民主自由的白宫已成为法西斯总统的堡垒,而令人意外的是,意识形态截然相反的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竟组成“西方战线”,联手对抗中央政府。

影片开场,战火已烧至白宫门前。为采访尼克·奥弗曼饰演的总统,一群记者踏上险象环生的旅程。克斯汀·邓斯特饰演的战地摄影师Lee、瓦格纳·马拉饰演的驻外记者Joel、卡莉·史派妮饰演的新人Jessie和斯蒂芬·亨德森饰演的老记者Sammy组成采访团队,面对一个“以射杀记者为乐”的总统,他们的使命近乎自杀。
加兰用镜头撕裂了美国表面的平静。在佐治亚州搭建的华盛顿街区,导演精心编排了一场现代攻城战。枪声、爆炸声、士兵的呐喊声交织成一曲混乱交响乐,而摄影机则如幽灵般穿梭于硝烟之中,将观众彻底拉入这个破碎的世界。
“《拯救大兵瑞恩》的诺曼底登陆和《阿尔及尔之战》都是参考对象,”加兰在接受IGN采访时坦言,“但最主要的灵感来自全球冲突地区的新闻画面,以及剧组成员的亲身经历。”这种真实感让《内战》的每个镜头都充满沉重感,仿佛这不是虚构故事,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。
虽然影片难免让人联想到2021年1月6日的国会山骚乱,但加兰澄清剧本早在事件前就已完成。“那件事确实影响了我们,不是在视觉上,而是在情绪上。它让我们更加愤怒,更加投入。”这种愤怒在银幕上转化为一种惊人的能量,让每个爆炸声都带着剧组的情绪释放。
华盛顿围攻戏的拍摄仅用了9天时间,却是整个制作过程的精华所在。加兰回忆道:“这是我们最后拍摄的部分,所有人都拿出了最佳状态。特别是那些退役军人组成的特技组、军事组和特效组,他们的专业素养让这场戏更加真实震撼。”
然而,《内战》远不止是一场视觉盛宴。在硝烟弥漫的华盛顿街头,Lee坚硬的外壳终于破碎。加兰阐释道:“这部电影想要探讨新闻工作的价值。在前期场景中,Lee曾说‘每次我拍下战地照片,都以为是在向国人发出警告:不要这样做。但我们还是沦落至此。’而在这里,‘这般境地’终于将她压垮。”
当被问及希望观众对“美军在首都街头与美军交战”有何感受时,加兰简短而有力地回答:“厌恶。”这种厌恶不仅针对银幕上的暴力,更是对现实世界分裂与冲突的反射。
《内战》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正在面临的分裂危机。加兰以其独特的视角,将政治立场、媒体报道、战争暴力等议题熔于一炉,打造出一部令人坐立难安的作品。
随着4月12日上映日期的临近,人们不禁要问:加兰对美国的警示会被当作耳边风,还是成为一记警钟?在当今这个分裂日益加剧的世界,《内战》或许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,更是一次对现实的真切叩问。当得州和加州联手、总统向记者开枪、首都变战场的虚构情节出现时,观众不得不思考:这真的离我们很远吗?
亚历克斯·加兰用《内战》撕裂了美国梦的表面,让我们不得不直视那些隐藏在民主表象下的裂痕。这部电影必将引发广泛讨论,因为它不仅关乎美国,更关乎每个正在经历社会分化的现代国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