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切口》是一款极致硬核的复古射击游戏,以其血肉横飞的爽快战斗、风格强烈的地狱视觉和毫不妥协的高难度,为玩家带来一场纯粹而疯狂的FPS体验。
撰文:奥斯汀·萨瑟 改写:赋予文字温度的游戏爱好者 每当我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今年的“最爱游戏”,总会有另一款“复古射击游戏”(Boomer Shooter)悄然登场,打破我的所有预期。这一次,让我惊艳的是《切口》——这款游戏或许没有重新定义游戏类型的野心,却以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,打磨出了当下最纯粹、最精致、也最令人血脉贲张的FPS体验之一。 《切口》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肉质与钢铁交织的野兽派地狱中。这里没有温馨的引导,没有手把手的教学,只有一把左轮手枪和一柄奇特的长矛——那长矛不仅可刺可劈,竟还能如披萨刀般旋转,将血肉之躯轻易撕裂。游戏以抢先体验版的形式推出了完整的第一章节,而这段旅程,足以让人久久难以平静。

硬核,从第一秒开始
《切口》从不浪费时间。从你踏入那个生锈、血肉模糊的世界的第一刻起,游戏就明确传达了它的信条:要么杀戮,要么死亡。敌人如潮水般涌来,每一击都沉重无比。站在原地犹豫?那等于自杀。游戏巧妙混合了近战与远程敌人,让战场始终充满变数,迫使玩家不断移动、冲刺、二段跳——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则,就是永不停歇。 这可能是近年来我玩过的节奏最密集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。而它的硬核之处,更体现在其无情的生命值与存档机制上:生命值耗尽,就意味着你必须从关卡起点重新开始。没有检查点,没有快速存档。起初,我对此有些抵触——并非因为难度,而是担心电脑崩溃或现实事务会让我前功尽弃。但很快,我发现了这种设计的深意:它迫使你全神贯注,将每个关卡当作一场必须完美演绎的演出。 渐渐地,我竟掌握了《切口》的节奏,能够一命通关大部分关卡。这得益于游戏慷慨的弹药与生命值补给设计。我向来讨厌FPS中弹尽粮绝的窘迫,而《切口》巧妙地避免了这一点,让你总能专注于战斗本身。更贴心的是,游戏允许玩家自定义敌人伤害与子弹速度,让不同水平的玩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。
武器:不只是工具,更是伙伴
你的军火库,是这场血腥芭蕾的舞伴。除了初始的左轮手枪与长矛,你还会获得机枪、霰弹枪、火箭发射器等经典装备。《切口》的武器系统不仅齐全,更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:每一把枪的射击手感、音效、以及将敌人撕成碎片的反馈感,都令人痴迷。 每把武器还配备了特殊的次要攻击模式。左轮手枪的“炫技”模式尤其让我爱不释手:轻转枪身,在特定时机扣动扳机,就能打出致命一击。掌握这种节奏,不仅实用,更是一种风格宣言。 而在章节后期,你会遇到一把名为“Kitty”的活体武器——一个被主角温柔称之为“小猫”的恶心蛴螬状生物。它以喷射尖刺球为主要攻击方式,次要攻击则能发射撕裂一切的圆锯。“Kitty”不消耗弹药,而是以你从敌人身上汲取的鲜血为食。最令人难忘的,是主角使用它时,会像抚摸宠物般轻抚它的细节。这种诡异与温情的反差,正是《切口》世界观的缩影。
世界:一场科幻体术恐怖的噩梦
SmoothBrainDev为《切口》打造的世界,堪称我近年来见过最大胆、最连贯的视觉设计之一。它如同一场高烧中的科幻体术噩梦:锈蚀的工业设施与蠕动的肉块交织;某些关卡甚至将你直接抛入巨兽的腹腔,要求你用长矛切断神经,在血池中艰难前行。 近年来射击游戏流行一种叙事手法:世界从正常逐渐变得怪诞。但《切口》不屑于此——它从一开始就全力加速,将疯狂进行到底。如果这仅仅是第一章的规模,我简直不敢想象开发者后续还会带来怎样的恐怖。而我已做好准备,随时再次投身于这场疯狂。
配乐:疯狂的完美注脚
《切口》的配乐,是其邪恶美学的灵魂伴侣。我虽非音乐专家,却敢说这款游戏的配乐是其最亮眼的元素之一。它带有近乎金属乐的质感,却又混乱、焦虑,与游戏视觉的疯狂相得益彰。当你在血肉走廊中穿梭,在枪林弹雨中求生时,耳边响起的正是这曲地狱的颂歌。 《切口》可能不会改变游戏史的进程,但它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,并以惊人的完成度实现了目标。这是一封写给硬核射击游戏迷的情书,一场残酷而真诚的狂欢。如果你厌倦了循规蹈矩的射击体验,渴望找回那种手心冒汗、全神贯注的刺激,那么《切口》正是你等待的那剂猛药。 只是别忘了备好换洗衣服——这场旅程,注定血迹斑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