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当血迹成为时代印记:《连环清洁工》的喧哗与沉思​​ 如果说《冲就完模拟器》的成功让清洁类游戏走入大众视野,证明了“清洁”这一行为本身所能带来的禅意与解压,那么《连环清洁工》则选择了一条更为幽暗、也更具野心的道路。

《连环清洁工》是一部野心勃勃但执行不足的续作,试图用犯罪清洁工的视角讲述深刻的90年代故事,却在叙事臃肿和玩法失衡中迷失了方向。

它不仅仅是要你擦去污渍,更是要你潜入90年代那个光怪陆离的时空,去擦拭一段被鲜血、欲望和谎言浸透的历史。这不再只是一场轻松的清洁工作,而是一次对犯罪、成长和时代记忆的深沉回望。 由波兰开发商Draw Distance打造的这部续作,告别了前作那种自上而下的二维视角和略带戏谑的明快画风。世界变成了更具沉浸感的3D等轴测视角,场景也变得多层而复杂。

我们熟悉的清洁工鲍勃回来了,但他的故事不再独属于他。这一次,叙事舞台扩展至四位性格迥异的“清道夫”:经验老到的鲍勃、身手敏捷的拉蒂、精通黑客的Vip3r,以及行为乖张的“疯子” Psycho。故事设定在千禧年前夜,四人聚在一起,在回忆中拼凑起整个90年代——他们的起源、他们的抉择,以及这个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下的无法磨灭的印记。

这种对“成长”的聚焦,是《连环清洁工》最核心的脉搏。它不仅体现在叙事上,更隐喻在游戏不断扩大的任务规模中。从肮脏的黑手党据点,到充满科技感的酒吧,再到象征着浮华与空洞的雅皮士世界,你需要清理的犯罪现场,本身就是90年代社会切片的一个个缩影。

那些野蛮主义的建筑、昂贵却难吃的晚餐、以及最终幻灭的美国梦,都在诉说着“喧嚣过后,一片虚无”的深刻主题。这与四位清洁工各自的动机形成了微妙对比——有人为名,有人为利,有人只为寻求刺激,也有人,或许只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踏上这条路。这种个体与时代的张力,让游戏有了一层悲凉的底色。 在视觉风格上,续作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蜕变。它毅然抛弃了前作那种色彩鲜明、略带卡通感的“罂粟花”式美学,转而拥抱一种更为粗粝、写实,甚至有些肮脏的90年代质感。你不再是那个在色彩明快的场景中穿梭的“优雅”清道夫,而更像是真正踏入了血迹斑斑的犯罪现场,在警察的巡逻间隙艰难求生。这种转变虽然牺牲了部分独特的视觉魅力,却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沉浸感与沉重感,让你无法再将这仅仅视为一场游戏。 游戏的核心玩法依旧围绕着“潜行”与“清理”。

你需要在警察的眼皮底下,将尸体拖走,将证据销毁,并抹去尽可能多的血迹。然而,与初代相比,本作在自由度上有了显著提升。等轴测的3D场景带来了更多路径和策略选择,而四位角色各自独特的技能,则试图为玩法注入变数。拉蒂身手矫健,能飞檐走壁;Vip3r是黑客高手,可以制造声东击西的混乱;而“疯子” Psycho的设定最为极端——他可以将尸体肢解,虽会弄得更乱,但碎块竟可被当作武器投掷。 遗憾的是,这些设计上的野心,并未总能转化为流畅而优雅的游戏体验。有时,它更像是一套生硬的规则集合,而非精心打磨的核心体验。角色能力的设计也显得有些随意和失衡:为何鲍勃必须将尸体打包后才能扛起,而拉蒂却可以直接搬运?Vip3r的黑客技能,很多时候效果与直接走过去手动触发机关无异。而Psycho那看似疯狂的肢解技能,由于笨拙的投掷瞄准和乏力的实用性,往往沦为鸡肋。最终,“扛起尸体,一路狂奔”成了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策略,使得那些精巧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。 游戏后期,这种设计上的裂痕会变得更加明显。例如,在Psycho的某一关中,你需要在两名SWAT狙击手的监视下偷走尸体。若没有提前准备好声东击西的策略,就需要近乎完美的时机才能成功。

这种近乎“刁难”的关卡设计,暴露了游戏在难度提升上的简单粗暴——它似乎认为,进化就等于增加复杂度,而非通过更精妙的机制来深化体验。 然而,比玩法上的瑕疵更令人惋惜的,或许是叙事上的野心与执行力之间的落差。Draw Distance显然想讲述一个宏大、深刻、带有新黑色电影风格和塔伦蒂诺式对话的故事。但塞入的元素过多——四位主角的背景、复杂的人物关系、时代的隐喻、剧情的多重反转——导致叙事节奏失衡,像一团未能梳理清晰的灰色线团。当关键的情节转折只能在加载屏幕上面无表情地呈现时,你能感受到开发者有太多的想法急于表达,却缺乏一个有力的核心将它们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情感冲击力。 鲍勃作为串联所有人的导师和父辈形象,本应是故事的锚点,但他的弧光因前作已经充分展现而显得平淡。而三位新角色——Psycho、Lati和Vip3r,则被迫在有限的篇幅内争夺戏份,导致每个人的动机和成长都未能充分展开。Lati是整个故事中动机最清晰的一位,但她的内心挣扎也在重复的对话中变得有些空洞。游戏反复强调着“犯罪生活与平凡日常无异”的命题,却忘了初代早已用更含蓄的方式表达过这一点。当信息需要被如此直白地一再重申时,其力量反而被削弱了。

我们并不需要拖着尸体跑过整个90年代,才明白“新世纪并无新事,生活如同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”这个道理。 ​​结语​​ 《连环清洁工》是一部充满勇气和想法的作品。它试图用抹布和尸袋,去擦拭一个时代的浮华与伤痛,去探讨在罪恶边缘行走的小人物的命运。其阴郁的视觉风格、对90年代社会图景的捕捉,以及多主角叙事框架,都展现了开发者不愿重复自己的野心。然而,臃肿的叙事、未能深度挖掘的玩法机制,以及略显说教的表达方式,让这部作品更像是一幅笔触繁复却焦点模糊的油画。 它让我们看到,清洁工作或许能暂时掩盖血迹,但时代洪流在个人身上冲刷出的沟壑,与内心深处无法擦拭的迷茫与创伤,才是更值得深入清理的“犯罪现场”。尽管《连环清洁工》未能完美地完成这次彻底的“大扫除”,但它试图去触碰这些沉重话题的努力,依然值得尊敬。它不仅仅是一款关于清理的游戏,更是一次试图清理记忆、清理身份、清理生存意义的,笨拙却真诚的尝试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