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后再遇《龙珠Z》:被游戏重塑的记忆与时光深处的自己

好的,一句话总结:

我重看《龙珠Z》才发现,童年玩的游戏里的配音和画面,早已取代了我对原版动画的真实记忆。

二十年,足够让一个少年走入中年,让热血沉淀为怀旧,也让记忆蒙上温柔的尘埃。今年,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打开《龙珠Z》,重新进入那个曾经再熟悉不过的世界时,我才猛然惊觉——原来我所以为的“龙珠记忆”,早已被一款款游戏悄然改写。

是的,我已经整整二十年没有真正重看《龙珠Z》了。


一、重返龙珠之年,亦是告别之年

2024年对龙珠迷来说,是悲喜交织的一年。
《龙珠:超》自2018年完结后,我们终于迎来了全新的电视动画《龙珠:大马(Daima)》,以及万众期待的格斗游戏《龙珠:火花!零》。可与此同时,今年三月,鸟山明先生与世长辞。他再也不能亲眼看到自己创造的世界继续生长,再也不能为新作轻轻添上一笔。我们一边欢呼,一边道别;一边期待,一边怀念。

也许正是这种复杂的情感,推着我终于做了拖延二十年的事:
打开《龙珠Z》,从第一集开始,认真重看。


二、“我记得很清楚”,可能只是一种错觉

我一直自信地认为:“我对《龙珠Z》剧情记得很清楚。”
毕竟,我曾一遍遍在YouTube上看过那些经典剪辑,收藏过无数AMV混剪,甚至能背出超级赛亚人每一次变身的BGM。可真正重新点开第一集,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。

​我不记得​​,故事最初的重心其实是年幼的悟饭——那个被扔进荒野、被迫成长的孩子,在父亲悟空缺席的世界中学会坚强。
​我不记得​​,早期的贝吉塔战斗服颜色居然是错的——只因当年鸟山明的配色方案尚未统一。
​我更不记得​​,为短笛配音的克里斯托弗·萨巴特,竟和后来我所熟悉的低沉嗓音完全不同。


三、那个“不对”的声音,来自哪里?

我记忆中的短笛,声音粗犷、沙哑、充满威严,像是从深渊传来的回响。
我甚至记得这声音还出现在《X战警进化》中为金刚狼配音——但那其实是斯科特·麦克尼尔的表演。

为什么我的记忆会出现这样的混淆?
答案指向我童年接触《龙珠Z》的方式——不是通过电视动画,而是游戏。


四、是游戏,为我构筑了另一个龙珠宇宙

《龙珠Z:武道会3》《龙珠Z:武道会天下一2》……这些名字像是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我整个童年。
那时候我没有太多机会追完动画全集,却反复游玩这些游戏,一遍又一遍。它们的开场动画、角色台词、剧情模式,甚至每一句配音,都深深刻进我的脑海。

而这些游戏所使用的,正是Funimation版本的配音——也就是如今大多数人熟悉的英文配音阵容。可在英国,当年电视上播放的其实是Ocean Group配音版,声音、语调、甚至剪辑节奏都完全不同。

我后来才明白,我所以为的“原版”《龙珠Z》,其实是由游戏为我搭建的“平行宇宙”。那些招式名称、角色语气、甚至剧情片段,都来自《武道会3》里悟空凝聚龟派气功的瞬间,来自《天下一2》里贝吉塔傲慢的冷笑。


五、记忆会模糊,但情感不会

我并不觉得遗憾。
相反,有点感动。

游戏没有“破坏”我对龙珠的理解,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我与它的联系。在那个资讯不发达、动画播出混乱的年代,是游戏让我保持了对龙珠的热爱。它们是我进入这个世界的另一扇门,尽管略有偏差,却诚意满满。

而如今,当我终于坐下来,一口气补完原版动画时,我像是在与两个时空对话:一个是电视上初次播出时的《龙珠Z》,另一个则是通过游戏认识它的、二十年前的自己。


六、也许我们记住的,从来不只是故事本身

鸟山明先生离开了,但他留下的世界仍在扩张。
新动画播出,新游戏发布,新一代的孩子也会在他们自己的方式下认识悟空、短笛、贝吉塔。

而像我这样的老观众,则在一次又一次的重看与回味中,意识到:
记忆并不是可靠的录像带,它是破碎的、经过剪辑的、甚至被其他媒介悄悄修补过的。

但没关系。
无论是通过电视、光盘、还是游戏,
无论是日配、英配、还是中配,
无论你是否记得所有剧情细节——

真正留下的,是那一刻的热血、震撼与感动。

谢谢你,鸟山明先生。
也谢谢那个曾经握着游戏手柄、眼睛发光的自己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