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witch 2的收费介绍游戏《欢迎之旅》虽引发争议,但凭借出色的创意和体验,仍让玩家忍不住掏钱购买。
尽管我内心充满吐槽的冲动……但我知道,自己大概率还是会乖乖掏钱买下它。唉,真是又爱又恨啊!而你,亲爱的读者,恐怕也逃不过这个“真香定律”。这就是资本主义啊,宝贝——一边骂一边买,我们就是这么矛盾又真实!

一场意料之中的高价,一次意料之外的收费
过去48小时里,Nintendo Switch 2的定价问题掀起了不小的风波。主机本身价格不菲,这一点其实大家早有心理准备。但更让人咋舌的,是游戏软件的价格——甚至引来不少玩家的调侃与抗议。而最让我个人感到意外的,是任天堂竟然决定对《Nintendo Switch 2 欢迎之旅》(Welcome Tour)这款本应属于“系统附赠”的体验型游戏收费。
玩过之后我才明白,任天堂为何有底气为它定一个虽然不高、但依然存在的价格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功能展示,更像是一场充满创意与幽默的任天堂式冒险,一次穿梭于硬件与游戏之间的奇妙之旅。
欢迎来到Switch 2的主题公园
在《欢迎之旅》中,你扮演一个小小的角色,漫游在一个以Switch 2硬件为背景的奇幻世界。Joy-Con、屏幕、底座,甚至一些配件——所有一切都变成了可探索的场景。或者说,也许你是一个正常大小的人,正在游览一个放大到城市规模的Switch 2?谁知道呢!这种模糊的尺度感本身就带有任天堂一贯的梦幻气质。
这个世界就像一个以Switch 2为主题的主题公园。你会遇到各式各样的NPC,和它们对话能了解到关于这台机器的种种细节。而所谓的“游乐设施”,其实是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小游戏摊位,每一个都旨在展示Switch 2的某一项新功能。
不只是技术展示,更是一场创意盛宴
这些迷你游戏并非冷冰冰的功能演示,而是真正有趣、甚至有些“狡黠”的体验。比如有一个环节,旨在解释“帧率”这个对普通玩家来说可能抽象的概念:它会播放一段动画,然后让你从两个选项中选出它运行的帧率。随着关卡推进,选项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,难度也逐渐上升。
最妙的是,每当你做出选择,游戏会以分屏方式同时播放两段同样内容但不同帧率的动画——比如一边是30fps,一边是60fps。这种直观的对比,简直是对“为什么我们需要更高性能主机”的最佳回应。它仿佛在大声告诉你:“看!120fps的流畅,值得每一分钱!”
另一个展示4K分辨率的环节也同样精彩。它把《超级马里奥世界》的1-1关卡原原本本地放在屏幕上,不进行任何缩放,因此只占据屏幕中间一小块。但奇妙的是,关卡不会横向滚动,而是会随着马里奥的移动逐渐在屏幕上“展开”。这种设计聪明地传达出4K的真正意义——更高的像素密度,意味着更广阔的视野与更细腻的表现。
除此之外,还有利用HD震动打造的“寻找最佳摆放位置”小游戏、展示指针精度的马里奥绘图玩法等等。你甚至可以直接“走”到Switch 2的组件前,点击查看它们的信息。最后还有一个问答站,通过回答问题证明你已掌握了所有知识,还能赢得额外奖励。
贵,但又不那么贵;该免费,但又值得付费
是的,它说到底还是一个附加价值的软件,按理说应该随机附赠。但话说回来,它的定价其实非常低:日本商店标价990日元,欧美预计也不会超过5美元或5英镑。比起主机本身的价格,它更像是一杯奶茶的钱。
但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于“要不要省下这笔钱”,而在于“我们是否认同它的价值”。《欢迎之旅》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工具,更是一封任天堂写给玩家的情书,一次对硬件文化的幽默解构。它用最具创意的方式告诉我们:“这不只是一台机器,它是一个世界的入口。”
结语:我们抱怨,但我们理解;我们吐槽,但我们还会买
也许任天堂这次的选择,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矛盾:我们渴望诚意,却又习惯于免费;我们看重创意,却不愿为软件买单。《欢迎之旅》正处在这样一个尴尬又有趣的位置上。
它应该免费吗?从情感上讲,是的。
它会吸引人购买吗?毫无疑问。
它值得吗?绝对值得。
这大概就是当代玩家的真实写照吧:嘴上说着“任天堂你变了”,手里却已经按下了“购买”键。而这,不就是资本主义最真实的写照吗?——我们批判它,却也无法脱离它;我们嘲笑它的荒谬,却又忍不住为它的精彩鼓掌。
所以说到底:噢,任天堂啊任天堂……你们可真会啊。